2023年秋分具体时间:9月23日14点49分46秒,星期六,农历八月初九。所以今年立秋是9月23日。秋分是表征季节变化的节气。这天,太阳位于黄经180度,阳光几乎直射赤道,昼夜几乎等长。此时,长江中下游地区日平均气温普遍降至22℃以下,进入了凉爽的秋季。9月23日9时54分我们将迎来24节气之“秋分”。
我国古代将秋分分为三候:“一候雷始收声;二候蛰虫坯户;三候水始涸”。古人认为雷是因为阳气盛而发声,秋分后阴气开始旺盛,所以不再打雷了。第二候中的“坯”字是细土的意思,就是说由于天气变冷,并且用细土将洞口封起来以防寒气侵入。
[Y*D+C]-L
公式解读:Y=年数后2位,D=0.2422,L=闰年数,21世纪C=23.042,20世纪=23.822。
举例说明:2088年秋分日期=[8×.0.2422+23.042]-[88/4]=44-22=22,9月22日是秋分。
例外:1942年的计算结果加1日。
每当秋天到来的时候,我们可以感觉到秋天的风里面夹杂着一丝干燥,所以到了这个时候,我们需要特别注意自己的养生以及呼吸道的养护,即便是温度发生了明显的变化,给我们身体带来不适,我们也依旧特别喜爱秋天的美景。
2023年秋分是哪天
秋分是作为24个节气里面的第16个节气,它是秋天的第4个节气,我们可以明显的感觉到,在这个时间段的时候,昼夜温差是开始逐渐的变大,我们虽然说时长一样,但是气候气温却在逐渐的下降,渐渐的我们就迎来了冬天。
秋分的特殊
秋分的特殊点就在于它是一个独特的时间和我们春天的世界一样,它有一种非常微妙的平衡感,甚至白天和黑夜的时长都是一样的,就是在这一天的当天才能够完全的凸显出这个时间段的昼夜模式。据史书记载,早在周朝,古代帝王就有春分祭日、夏至祭地、秋分祭月、冬至祭天的习俗。其祭祀的场所称为日坛、地坛、月坛、天坛。分设在东南西北四个方向。北京的月坛就是明清皇帝祭月的地方。《礼记》载:“天子春朝日,秋夕月。朝日之朝,夕月之夕。”这里的夕月之夕,指的正是夜晚祭祀月亮。这种风俗不仅为宫廷及上层贵族所奉行,随着社会的发展,也逐渐影响到民间。
秋分的古诗
《大观秋分夕月四首·至阴之精》隋朝。至阴之精,夸而复盈。轮高佃桂,阶应祥萤。玉兔影孤,金茎露溢。其驾星车,顾于兹夕。《金风玉露相逢曲·丙寅中秋,是日秋分》清朝·顾太清。天光如水,月光如镜,一片清辉皎洁。吹来何处桂花香,恰今日、平分秋色。《秋分后十日得暴雨》宋朝·曹彦约。负固骄阳不忍回,执迷凉意误惊猜。倾盆雨势疑飞瀑,揭地风声帮迅雷。阶下决明添意气,庭前甘菊胜胚胎。可怜岁事今如此,麦垅蔬畦尚可培。《八月十五日秋分是日又社》宋朝·刘攽。秋分当月半,望魄复宵中。难得良辰并,仍将吉戊同。高楼连卜夜,浊酒任治聋。注想乘槎客,何如击壤翁。《秋分一首》宋朝·苏籀。础湿岚昏近海多,剑霜清刮手亲磨。轮囷马栈非难整,索漠牛衣且勿呵。好住延陵皋泽去,强同溱洧济人过。坐令幽谷还乔木,感论中原喻尉佗。
导读:秋分代表着气候正式进入秋天。秋分时节,我国长江流域及其以北的广大地区,均先后进入了秋季,日平均气温都降到了22℃以下。秋分公历时间固定在一个范围,农历是没有规律可循的,那么2023农历秋分是哪一天呢?想知道2023年的秋分是农历什么时候,就来瞧瞧小编的介绍吧。
2023农历秋分是哪一天
2023年秋分是农历八月初九,阳历时间是9月23日14点49分46秒,星期六。秋分过后,太阳直射点继续由赤道向南半球推移,北半球各地开始昼短夜长,即一天之内白昼开始短于黑夜;南半球相反。故秋分也称降分。
6月21日,国务院关于同意设立“中国农民丰收节”的批复发布,同意自2018起,将每年农历秋分设立为“中国农民丰收节”。
秋分之后,北半球各地昼短夜长(一日中白昼短于黑夜),南半球各地昼长夜短(一日中白昼长于黑夜)。
从地理角度可以这么理解,秋分就是太阳来到了赤道,以后北半球越来越冷。太阳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,3月21日左右到赤道——春分,6月22日左右到北回归线——夏至,9月23日左右回到赤道——秋分,12月22日左右到南回归线——冬至。
中国古籍《春秋繁露·阴阳出入上下篇》中说:“秋分者,阴阳相半也,故昼夜均而寒暑平。”秋分之“分”为“半”之意。
秋分习俗
秋祭月
秋分曾是传统的“祭月节”。如古有“春祭日,秋祭月”之说。
现在的中秋节则是由传统的“祭月节”而来。据考证,最初“祭月节”是定在“秋分”这一天,不过由于这一天在农历八月里的日子每年不同,不一定都有圆月。而祭月无月则是大煞风景的。所以,后来就将“祭月节”由“秋分”调至中秋。
竖蛋
“秋分到,蛋儿俏”。在每年的春分或秋分这一天,我国很多地方都会有数以千万计的人在做“竖蛋”试验。选择一个“身量匀称”的新鲜鸡蛋,轻手轻脚地竖放在桌上,失败者虽然多,成功者也不少,竖立起来的蛋儿好不风光。
吃秋菜
在岭南地区,昔日四邑(现在加上鹤山为五邑)的开平苍城镇的谢姓,有个习俗,叫做“秋分吃秋菜”。“秋菜”是一种野苋菜,乡人称之为“秋碧蒿”。逢秋分那天,全村人都去采摘秋菜。在田野中搜寻时,多见是嫩绿的,细细棵,约有巴掌那样长短。
野苋菜含有多种营养成分。丰富的胡萝卜素、维生素C有助于增强人体免疫功能,提高人体抗癌作用。
炒野苋菜具有情热解毒、利尿、止痛、明目的功效,食之可增强抗病、防病能力,健康少病,润肤美容。适用于痢疾、目赤、雀盲、乳痈、痔疮等病症。
送秋牛
“秋牛图”是把二开红纸或黄纸印上全年节气,还要印上农夫耕田图样。主要说些秋耕和吉祥不违农时的话,言词虽随口而出,却句句有韵动听。
结语:以上是小编整理的“2023农历秋分是哪一天,2023年的秋分是农历什么时候”内容,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帮助。
到了秋天正当时,夜寒露重,落叶纷飞,似乎是让人感伤的季节,不过也不要充满了失望,因为也有很多作物成熟,预示着丰收,大家要充满信心去面对,好好拟定规划,相信下个阶段还是有所收获,下面就来分析相关的一句俗语。
立冬小露接秋分的含义
整句话的内容为:九月白露接秋分,寒露霜降十月全,这是一句常见的谚语,讲述的其实是关于时令的变化顺序,按照相关的历法规定,一个节气的十五天,是指节气当天的前五天和后十天,故有“前五后十(天)”之说。从白露当天起,前十天是白露节气,随后五天当属秋分节气。如果大家对于详细的时间还不好分辨,可以对照日历查看,因为上面都会划分好了,也有农历的日期,所以比较方便理解。
有何气候特征
总体来看,秋季有六个节气,包括立秋、处暑、白露、秋分、寒露、霜降,而秋分正好处在中间,所以有平分了秋天的寓意,到了这个时节,全国的气温明显下降,不像盛夏时期那么炎热。北方忙着抢收农作物,还要注意防止气候干旱,很注意灌溉问题,因为有时候秋季少雨。而南方还在秋老虎的笼罩下,中午依旧被太阳暴晒,所以要注意防紫外线,早晚温差大,还需同时防寒保暖,避免着凉感冒。
常见的农耕谚语汇总
1.秋分有雨天不干。
2.秋分早,霜降迟。
3.秋分过五,小麦入土。
4.秋分一到,谷场见稻。
5.秋分冷得怪,三伏天气坏。
6.秋分一半家,寒露满天下。
7.秋分西北风,冬天多雨雪。
8.三春不如一秋忙,收不到屋里不算粮。
9.秋天弯弯腰,强似春天转一遭儿。
10.白露早,寒露迟,秋分种麦正当时。
11.七月底,八月岸儿,新谷子米汤麻杆盐儿。